2020-06-15
+創意分享第一次注意到這個活動的時候,是因為Pinterest上的這張照片(如下圖),心想『這誰啊,也太有才了吧,可以把Starbucks的杯子畫的這么好看』,我以為這只是某人在夏日午后的神來一筆,點進去后才發現,原來這是個競賽活動啊。
不過,經過一番挖寶之后,更讓我感興趣的,不是這些有才的網友創作,是Starbucks操作這次UGC(User Generated Content)的整個脈絡。
去年(2014)四月,向來很會玩營銷的Starbucks辦了一個White Cup Contest,邀請熱愛doodle手繪的消費者,在星巴克的白紙杯上涂鴉,只要透過twitter或是instagram,上傳你手繪紙杯的照片,加上hashtag #WhiteCupContest,就完成報名了,最后會選出一名優勝者,獨得獎金。
UGC活動機制、評審或是獎項的規劃,大部份的臺灣品牌其實都已經做得很完善,這也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,重點是Starbucks怎么利用旗下各個官方Social Media的特性,整合出一個完整的案子的這件事。
秘訣一、利用社群媒體不同的特性,整合活動最大綜效
Starbucks一共用上了
MyStarbucks Idea:用來收集意見,公告活動辦法(活動辦法落落長又巨細彌遺,有興趣的人可以一探)
twitter:作為報名平臺,通報活動進度,擴散及吸納粉絲(報名時就強制要follow Starbucks的twitter)
instagram:作為報名平臺,方便手機上傳及擴散
Pinterest:展現網友創作的內容,將值得推薦的作品匯整
facebook:炒熱活動氣氛,加速擴散
官網:新聞發布,及整個活動資訊的中心
以上這些平臺彼此串連互通,可以單獨存在,合體后,威力強大,網友則依據他自己的心情、時間、工具,選擇一個他最想要的平臺來看,就行了。這次的活動,其實有好幾個目的,除了讓網友發揮創意,幫品牌制作出內容之外,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推廣她的可重復使用紙杯,只是她用了一個很高明的手法來包裝。
秘訣二、找到消費者為什么會想要這樣做的insight
在Starbucks,通常外帶時都會用紙杯裝著咖啡(除非顧客愿意自備隨行杯),雖然方便了顧客,卻也因此制造了大量的垃圾。在2013年的美國,則多了一種新選擇,推出了可重復使用的白紙杯,杯上除了大大的美人魚Logo之外,什么都沒印,不過這個紙杯是要錢的,一個一美元。為了鼓勵大家多多使用,當你用這個紙杯購買飲料時,星巴克會給你0.1美元的折價,等于用個十次也就回本了。
問題來了,如果有好幾個顧客同時間都用這個杯子來買飲料時,要怎么分辨哪個是誰的?Solution:鼓勵大家在杯子上涂鴉,創造只屬于你的紙杯。下面這個影片,是這次得金牌作品創作過程的Vine。這也是這次活動很重要的出發點,不但讓紙杯有專屬感、辦了有趣的活動、還讓消費者順便幫品牌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內容,真是一兼好幾顧的賺到!
秘訣三、傾聽消費者的心聲,并且不吝把榮耀歸給他們
最妙的是,這整個事件的起始點,是從星巴克專門用來搜集意見的網站-MyStarbucks Idea(星巴克把它定位為博客)。這網站從08年開始運作以來,架構一直都沒什么大改變。但這份持之以恒的堅持,卻也讓Starbucks多了一份別的品牌難以取代的優勢-累積了將近14萬則建議,只要有1%的意見是有意義的,就有1400個好意見,嚇人吧。(想了解這網站的運作模式?推薦你看:《借鏡Starbucks行銷之道,臺灣品牌向前行》)
其實在所謂網友提議舉辦手繪競賽之前,早就有一些神人級的手繪創作(代表人物之一,來自韓國的Soo Min Kim)在網路上瘋傳,我相信星巴克絕對有看過這些作品。所以,與其說活動的緣起來自網友在My Starbucks Idea的提議,倒不如說是『星巴克愿意把idea的榮耀,歸給網友』來得更貼切。可別小看了這個動作,這也是讓網友愿意自動免費送上idea給星巴克的重要原因之一啊。
秘訣四、找一個合適平臺,展示這些作品,重點要讓它長期存在,而不是活動結束就下架另一個值得一談的是Pinterest。Starbucks匯整了300多個比較有看頭的作品(報名的件數共約4000件),一字排開的氣勢,再加上Pinterest最出名的『瀑布流』呈現方式,不得不說,如果以圖像呈現為主的主題,比起facebook或是twitter,Pinterest就是比較適合,不但畫面賞心悅目,也讓觀者更容易有『美』的感受。(想了解臉書粉絲頁與pinterest的差別?
推薦你看:有了品牌粉絲專頁,你還需要Pinterest嗎?)
原本,只是一個為期21天的網友競賽(2014/4/22~2014/5/12),而且已經結束近一年的活動,Starbucks就是有本事在善用了不同社群媒體的特性,讓各平臺各盡其責的扮演適當的角色,不只在pinterest有專門的board,臉書上也保留著white cup contest的相簿…等作為之后,讓『網友在紙杯上涂鴉』變成不是一個單一的營銷活動,而慢慢地變成了一種“文化”。
對于許多品牌來說,與其放任網友在網絡上自由發揮,不如你創建一個平臺,訂定游戲規則,邀請他們來這里玩,不但玩的人可以得獎金或是因此而出名,更重要的,是品牌主還可以得到一堆網友創作的內容,賓主盡歡,多好!